激动的李世民直接站了起来,反复踱步的激动道:“好一句弊在当时,功在千秋。”
大运河的妙用,李世民并非完全不知晓。
只是从未像今日这般想过。
往日有人建议重修大运河,他也只当那是戏言,今日才真正知晓这大运河,竟然有这么多的无穷妙用。
别的李世民都可以不重视,唯独粮草不可不重视。
这样一来,南北贯通后,即便北方有战事,也不用为粮草的事情而发愁。
李世民心中已然暗暗下定决心,必须在前朝的基础上重修大运河。
想到此处,李世民的目光中就多了几分欣赏之色。
眼前这年轻人虽说年纪不大,可心中的韬略却一点不少。
长孙无忌也满脸激动道:“如此一来,那岂不是国家的税收又能得到增长?”
身为丞相的长孙无忌,每日也为钱发愁,毕竟他的身后可是有一位好战的皇帝,征***,平定四方,哪一个不要钱?
所以长孙无忌对财帛更敏 感。
说干就干的长孙无忌,直接倾倒出了一口美酒,随后在桌上划起大运河的走势图道。
“你们看这条大运河贯通南北,途经的每一处都可以设置水司,这样一来,便能够依照货物收取航税。”
二人虽说目的相同,但想到的却截然不同。
雄才大略的李世民想到的是战争,而身为文官的长孙无忌,想到的却是税收。
“说的不错!”
李凡指着这走势图点头道:“这样一来,每年至少能多出百万甚至千万贯的税收。”
千万贯!
这个数目长孙无忌想都不敢想。
大唐每年的税收大概是4000万贯,这4000万贯需要发往各道,若是再遇上天灾人祸,那便是紧巴巴的。
倘若能再多千万关的税收,那一切困难都将迎刃而解。
别说长孙无忌了,就连李世民也被这个数目吓了一大跳道。
“先生,这怎么可能?”
此刻的李世民也不知不觉中,用上先生二字。
看着二人,李凡自信道:“可能不止千万贯。”
商贾之利向来暴力,更何况这条大运河连接的皆是大唐最主要,最繁华的城市。
货物南北通流,原本的车马费用换上了航运,商人们的成本大大减少,国家也增加了税收,随着商人尝到甜头,这条航运将会无比的繁忙,所以李凡的这句话,绝非一句戏言。
见到二人不信,李凡当即便打赌道:“你们二人若是不信,我可以与你们打赌,若朝廷重修大运河,那么第一年之利,绝对不会低于百万贯,第二年绝对不会低于千万贯。”
此时的李唐王朝不可能看清,大运河的真正功用。
所以李凡也只是随口戏言。
可李世民却当了真,立刻激动道:“好,那我就与你打赌,赌约就定为一锭金子可好?”
二人点头,长孙无忌在旁订立契约。
看着这像模像样的契约,李凡却并未放在心上。
“朝廷不可能重修大运河的,这也只不过是玩笑之语罢了。”
看着契约的李世民却笃定道:“天无常势,水无常形,万一朝廷就要重修大运河呢?这可是一锭金子,到时候掌柜可莫要赖账。”
三人相谈正欢时,街上突然传来了一声嘶鸣声。
李世民抬眸看去,发现窗外有一人正在纵马疾驰。
“此人是谁?为何纵马疾驰?”
长孙无忌上前观道:“毕公子,此人是崔品,是崔家的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