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» 《我的小黑屋》 » 正文

天元遗珠(萧玥萧宸王瑾)_天元遗珠

8 人参与  2025年10月11日 13:10  分类 : 《我的小黑屋》  评论

点击全文阅读


天元遗珠》免费阅读!这本书是康西阿创作的一本言情,主要讲萧玥萧宸王瑾的故事。讲述了:天元五十一年冬,南境噩耗如一道裂空的霹雳,狠狠劈入了煌煌帝都。镇南王,天元帝最年幼亦最骁勇的爱子,战死沙场,尸骨未寒。消息传入禁宫时,老皇帝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章。笔尖的朱砂骤然跌落,在明黄的绢帛上洇开一团...

天元五十一年冬,南境噩耗如一道裂空的霹雳,狠狠劈入了煌煌帝都。

镇南王,天元帝最年幼亦最骁勇的爱子,战死沙场,尸骨未寒。

消息传入禁宫时,老皇帝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章。

笔尖的朱砂骤然跌落,在明黄的绢帛上洇开一团刺目的红,宛如心头剜出的血。

他怔了许久,花白的须发在烛光下微微颤抖,那双曾洞悉万般的眼睛瞬间浑浊,仿佛一夕之间又被抽走了几分精气。

良久,一声沉痛得几乎碎裂的叹息才从喉间艰难溢出:“朕的…麒麟儿啊……”悲痛尚未缓释,紧接而来的第二道急报更如雪上加霜——镇南王妃因惊闻噩耗,悲痛过度,动了胎气早产,历经艰难诞下一对双生子后,竟薨逝了。

“噗——”一口鲜血终于从天元帝口中喷出,溅落在龙案之上。

内侍宫人惊慌失措地涌上,却被他无力地挥退。

老人靠在龙椅上,胸口剧烈起伏,眼中不仅是丧子丧媳的巨恸,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怜惜与恐慌。

他的皇儿没了,那个总是英姿飒爽、会缠着他要糖吃的孩子没了。

儿媳也没了,留下两个刚刚降临人世、便失去所有依凭的孙儿。

“孩子…朕的孙儿……”他喃喃着,挣扎着想要起身,“快!快派人去王府!将小世子们接入宫中!万万不可有失!朕要亲自看顾!”“陛下!”近侍大太监王瑾连忙跪下,声音带着谨慎的惶恐,“陛下节哀,保重龙体啊!王府那边……方才宫内已有流言窃窃私语,说…说双生子同日降生于大丧之时,恐…恐非吉兆……”“***!”天元帝猛地一拍案几,因激动而再次咳嗽起来,脸色涨红,“谁敢妄议朕的孙儿!那是镇南王唯一的血脉!是朕的嫡亲孙儿!什么吉兆凶兆,朕不信这些!快去!将两个孩子好好抱来!若有半分差池,朕要你们的脑袋!”老皇帝的反应并非迁怒,而是一种近乎固执的守护。

他失去了儿子,绝不能再让这两点骨血受到任何伤害和流言的侵蚀。

王瑾深知皇帝此刻心境,不敢再多言,立刻躬身领旨:“老奴遵旨!必亲自将两位小主子平安接入宫中。”

他带着一队精心挑选的、沉稳可靠的内侍与嬷嬷,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尚沉浸在巨大悲恸中的镇南王府。

府内一片素缟,哭声压抑。

产房内,血腥气未散,两个小小的、襁褓被并排放置,哭声微弱得像小猫一样,令人心碎。

王瑾小心翼翼地上前,他是宫里的老人,行事最是稳妥细致。

他轻轻揭开襁褓,想仔细查看一下两位小主子的情况,回宫也好向陛下细细回禀。

烛光柔和,映照着婴孩娇嫩的肌肤。

就在王瑾准备将襁褓重新裹好的瞬间,他的动作猛地顿住了,眼睛难以置信地微微睁大。

只见那两个并排躺着的婴孩,因被稍稍移动,背脊无意间轻轻相靠。

就在他们相靠的那一小块肌肤之下,竟隐隐浮现出极淡却奇异的印记!那并非寻常胎记,细细看去,竟宛若两条盘绕的幼龙之形!一左一右,背靠相依。

更令人惊异的是,那极淡的龙形虚影之中,一者的爪尖似乎轻轻拢着一方小印般的形状,而另一者的爪尖,则依稀勾勒出半枚虎符的轮廓!龙形胎记

持玺握符

王瑾倒吸一口凉气,心脏怦怦直跳。

他迅速而轻柔地将两个孩子分开,那奇异的景象便倏然消失了,仿佛只是光影造成的错觉。

但他确信自己绝没有看花眼。

他站在原地,沉默了许久。

宫闱沉浮数十载,他见过太多奇闻异事,深知此等异象若传扬出去,无论吉凶,都必将在这刚刚失去顶梁柱的王府和深宫中掀起难以预料的风波。

老皇帝虽此刻疼爱孙儿,可日后呢

那些虎视眈眈的朝臣宗亲呢

王瑾的老眼之中,光芒急剧闪烁,最终化为一片深沉的谨慎。

他缓缓地、极其轻柔地将两个婴孩用最柔软温暖的锦被重新包裹好,仿佛捧着世间最易碎的珍宝。

他转过身,对身后垂手侍立的心腹低声吩咐,声音压得极低,却字字清晰:“传令下去,今日王府所见一切,若有半句闲言碎语传出,惊扰了小主子,立毙杖下,绝不容情。”

“是。”

王瑾抱着两个襁褓,走出王府,登上马车。

车轮碾过积雪,驶向森严的皇城。

他低头看着怀中两个浑然不知世事、睡得香甜的孩子,目光复杂万分。

老皇帝早已在寝宫内焦急等待,一见王瑾抱着孩子回来,立刻踉跄着起身亲自迎上,从王瑾手中近乎抢过一般接过一个襁褓,看着里面那皱巴巴、红通通却与他幼子眉宇间有几分相似的小脸,老泪再也抑制不住,滚滚落下。

“像…真像他父王小时候……”他哽咽着,又看向另一个襁褓中的孩子,眼中满是痛楚与怜爱,“可怜的孩子,一出生就没了爹娘……不怕,不怕,皇祖父在,皇祖父定会护你们周全,将世间最好的都给你们……”天元帝将这对龙凤胎兄妹安置在自己的寝宫偏殿,亲自赐名:哥哥名萧宸,妹妹名萧玥。

宸,帝星也;玥,神珠也。

爱惜之情,溢于言表。

他几乎日日都要探望,看着奶娘嬷嬷们精心照料,稍有不适便***震怒,宫中都知这两位小主子是陛下心尖上的肉,无人敢怠慢。

然而,王瑾始终守口如瓶,那夜在王府产房内所见到的奇异景象,成了深埋在他心底的一个绝密。

他只是更加细心地看顾着两位小主子,尤其是在他们沐浴时,总会借故支开旁人,亲自或让绝对心腹伺候。

他看着小世子萧宸一日日显出沉稳安静的性子,而小郡主萧玥则愈发活泼灵动,两人的背影偶尔无意靠近时,王瑾的心总会下意识地揪紧一下。

那隐秘的图案,是祥瑞还是谶语

是福是祸

无人知晓。

只知道,老皇帝将丧子之痛化作了对孙辈的溺爱,将这对失怙的兄妹紧紧护在了羽翼之下。

宫墙之外,风雪依旧。

而深宫之中,一双遗珠正于帝王庇护下,悄然生长。

-天元帝的金口玉言,便是这宫闱内的至高法则。

他说双生子是祥瑞,那昔日些许的风言风语便顷刻消散无踪,至少,再无人敢摆到明面上来。

镇南王留下的一双遗孤,皇子萧宸与皇女萧玥,自踏入紫禁城的那一日起,便成了老皇帝心尖上最柔软也最不容触碰的逆鳞。

他们被安置在乾清宫最近的暖阁里,一应供给比照太子嫡出子女的份例,甚至犹有过之。

天元帝几乎将晚年所有的慈爱与补偿心理都倾注在了这对孙儿身上。

政务之余,最大的乐趣便是由宫人抱着两个小家伙到御书房伴驾。

哥哥萧宸,自小便显露出异于常婴的安静。

襁褓中时便很少哭闹,一双黑琉璃似的眼睛常常睁着,静静地看着雕龙画凤的殿顶,或是祖父批阅奏章时蹙起的眉头,不声不响,却仿佛能洞察一切。

当他开始咿呀学语,第一个清晰唤出的词竟是“祖父”,而非“爹娘”,听得老皇帝心酸又欣慰,将他搂在怀里久久不语。

妹妹萧玥,则像是投入这沉重宫苑里的一缕活泼阳光。

爱笑,哭声也响亮,藕节似的手臂总是挥舞着,想要抓住眼前晃动的帝王冕旒或毛笔。

她似乎天生带着一种娇憨的魔力,能让满面愁容的老皇帝在她咯咯的笑声中舒展眉头。

她学话快,小嘴也甜,“皇祖父最好看”、“皇祖父抱抱”常逗得老人开怀大笑。

然而,皇家子孙的成长,终究不可能只有溺爱。

尤其是这对身份特殊、备受瞩目的孩子。

当萧宸和萧玥开始蹒跚学步,懵懂地认知这个世界时,他们便隐隐感觉到,皇祖父那无边宠爱的目光之外,还缠绕着许多其他复杂的视线:有关切,有审视,有好奇,亦有难以察觉的忌惮与疏离。

宫人们伺候得小心翼翼,近乎敬畏。

偶尔遇到的其他宗室子弟,眼神里会带着他们那时还无法理解的探究与隔阂。

他们几乎从未离开过皇祖父划定的、以乾清宫为中心的安全区域。

老皇帝像一只警惕的老鹰,将他们牢牢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,隔绝着外界一切可能的风雨。

这种保护,无形中也成了一座华美的牢笼。

大太监王瑾,是这座牢笼最忠实的看守者,亦是连接内外最细心的桥梁。

他记得那夜的异象,因此对两位小主子的照料更是精细到了极致,尤其是在沐浴更衣这等近身事宜上,从不假手于不可靠之人。

岁月流逝,那背上的印记似乎随着年岁增长而愈发淡去,几乎与常肤无异,唯有在极特定光线下,或两个孩子背靠背极近时,才会隐约透出极淡的轮廓。

王瑾将此秘密深埋心底,只是暗中观察。

他发现,小世子萧宸的沉静,并非愚钝,而是一种早慧的内敛。

三岁时,他便能安静地坐在一旁,看祖父处理奏折半个时辰不动。

五岁时,竟已能认得不少字,偶尔会指着奏疏上的地名询问含义。

老皇帝惊异之余,更是疼惜,开始亲自教他认字,偶尔甚至会将他抱在膝上,对着舆图,讲述他父王当年在南境征战的故事。

萧宸总是听得极其认真,黑眸沉沉,不知在想什么。

而小郡主萧玥,则展现了另一种天赋。

她活泼好动,对深奥的文字兴趣缺缺,却对声音、节奏有着惊人的感知力。

宫中乐师的演奏,她听几遍便能哼出调子。

她更爱缠着守卫宫廷的侍卫们,看他们操练。

一次,她竟偷偷拿起侍卫放在一旁未开刃的短剑,像模像样地比划起来,把嬷嬷吓得魂飞魄散。

老皇帝得知后,并未苛责,反而摇头失笑,叹道:“倒有几分她父王当年的淘气样子。”

竟破例允了她一位可靠的女官,教她一些强身健体的基础拳脚功夫。


点击全文阅读


本文链接:http://m.zhangshiyu.com/post/245314.html

<< 上一篇 下一篇 >>

  • 评论(0)
  • 赞助本站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关于我们 | 我要投稿 | 免责申明

Copyright © 2020-2022 ZhangShiYu.com Rights Reserved.豫ICP备20220134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