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» 《资源分享》 » 正文

网络基础(二)_shengli515的博客

18 人参与  2021年09月24日 08:43  分类 : 《资源分享》  评论

点击全文阅读


IP地址的分类: 

网络位和主机位:

网络位相同,则在同一个泛红范围,网络位不同,则在不同的泛红范围

主机位用来区分和标定同一个泛红范围内的不同主机

子网掩码,使用连续的1和0表示,1代表网络位,0代表主机位

A类:  0------127      0xxx xxxx

B类: 128-----191      10xx xxxx

C类: 192-----223      110x xxxx  

D类: 224-----239      1110 xxxx

E类: 240-----255      1111 xxxx

ABC----三类为单播地址,既可以作为源IP,也可以作为目标IP使用

  1. -----组播地址----只能作为目标ip
  2. -----保留地址

特殊ip地址:

  1.    127.0.0.1---127.255.255.254-----环回地址
  2.    255.255.255.255 -------受限广播地址(在不知道要请求的主机的ip/mac地址的情况)---->只能作为目标IP使用
  3.    主机位全一 ------(不同域内请求,不知道目标IP和MAC地址,但知道目标地址所在的广播域)---->只能作为目标IP使用
  4.    主机位全0 -------  代表的是一个网段,网络号
  5.    0.0.0.0------- 1.可以代表没有地址   2.可以代表所有地址

   169.254.0.0/16 ------- 自动私有地址

VLSM----可变长子网掩码-----子网划分

例子:192.168.1.0 00000000/25     范围:192.168.1.1----192.168.1.126

192.168.1.1 00000000/25     范围:192.168.1.129----192.168.1.254

CIDR----无类域间路由-----汇总

取相同,去不同

例题:192.168.1.0/24

      192.168.0.0/24

      192.168.2.0/24

      192.168.3.0/24

192.168.000000 00.00000000/22(相同不变,不同去掉)

192.168.0.0/24-------超网

协议的分层:

TCP/IP协议簇:

    TCP/IP四层模型---------TCP/IP标准模型

    TCP/IP五层模型----------TCP/IP对等模型

OSI/RM-------开放式系统参考模型

OSI参考模型的核心思想: -----分层

   属于同一层面得不同功能,其目的和作用相似或相近;不同层面的功能其目的和作用有明显的差异,每一层都在下面那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再提供增值服务。

分层的作用:

  1. 更易于标准化
  2. 降低层次之间的关联性
  3. 便于学习或理解

 层次功能:

应用层(数据报文):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。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括:Telnet、FTP、HTTP、SNMP等。

表示层:将应用处理的信息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格式,或将来自下一层的数据转换为上层能够处理的格式。数据的表示、安全、压缩。

会话层:维持网络应用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会话连接。

传输层(数据段):实现端到端的传输(应用之间的传输)----端口号:由16位2进制构成(1---65535,其中1-1023:知名端口号

功能包括:一、格式化信息流;二、提供可靠传输。为实现后者,传输层协议规定接收端必须发 回确认,并且假如分组丢失,必须重新发送。

网络层(数据包):地址管理与路由选择, 在这一层,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包(packet)(路由器)。

一、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,收到请求后,将分组装入IP数据报,填充报头,选择去往信宿机的路径,然后将数据报发往适当的网络接口。

二、处理输入数据报:首先检查其合法性,然后进行寻径--假如该数据报已到达信宿机,则去掉报头,将剩下部分交给适当的传输协议;假如该数据报尚未到达信宿,则转发该数据报。

三、处理路径、流控、拥塞等问题。

数据链路层(数据帧):介质访问链路层(MAC) + 逻辑链路控制层(LLC){FCS----帧校验序列}{确保数据完整性-----CRC(循环冗余算法)}

物理层(比特流):以"0"、 "1"代表电压的高低,灯光的闪灭,在这一层,数据的单位称为比特(bit),(中继器、集线器、还有我们通常说的双绞线也工作在物理层)。

封装和解封装:---------每层通过相应的协议进行操作

应用层----http(超文本传输协议):80 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ftp(文件传输协议):20/21 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telnrt(远程登录协议):tcp:23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dhcp(动态主机配置协议):udp:67/68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dns(域名解析协议):udp/tcp:53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tftp(简单问价传输协议):udp:69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httpd(http+ssl)

表示层------ASCII;ASN.1;JPEG,MPEG;

会话层------NetBIOS;ZIP

传输层------端口号----TCP/UDP (理解:端口号,区分应用得编号)       

网络层------IP地址----IP

数据链路层 ----MAC地址---以太网:早期局域网的解决方案,主要依赖MAC地址进行寻址。以太网主要工作在1,2层

物理层-------EIA/TIA RS-232 ;EIA/TIA RS449;  V.35;  RJ45

TCP与UDP

TCP与UDP的区别:(计时类偏UDP)

1.TCP:面向连接的协议,UDP是无法连接的协议(扔球游戏

2.TCP的传输是可靠的,UDP的传输“尽力而为”

3.TCP可以分段,UDP不行

4.TCP可以实现流控制,UDP不行

5.TCP传输速度较慢,消耗资源较大;UDP传输速度快,资源消耗小;

面向连接是什么?

面向连接指的是设备在传输之前,先使用预备的协议建立点到点的连接,然后再传播数据

TCP与UDP的使用场景:

TCP适用于效率要求较低,但准确性要求较高的场景;

UDP适用于效率要求较高,但准确性要求较低的场景;

TCP与UDP的头部剖析:

TCP头部:

伪头部校验:校验网络层中12个字节的内容。32位源IP,32位目标IP,8位协议,16位总长度。

UDP头部:

0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15    16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31

16位源端口号

16位目的端口号

16位UDP长度

16位UDP校验和

数据.....

 TCP会话过程:

客户端 / 服务器状态:

URG ----紧急指针是否有效。为1,表示某一位需要被优先处理

ACK----- 确认号是否有效,一般置为1。

PSH----- 提示接收端应用程序立即从TCP缓冲区把数据读走。

RST------ 对方要求重新建立连接,复位。

SYN------ 请求建立连接,并在其序列号的字段进行序列号的初始值设定。建立连接,设置为1(SYN攻击:客户端发动攻击-------------在短时间内伪造大量不存在的IP地址,向服务器不断地发送syn包,服务器回复确认包,并等待客户的确认,由于源地址是不存在的,服务器需要不断的重发直 至超时,这些伪造的SYN包将长时间占用未连接队列,正常的SYN请求被丢弃,目标系统运行缓慢,严重者引起网络堵塞甚至系统瘫痪。半连接状态

FIN---------希望断开连接。

SET--------强制断开连接

建立连接(三次握手):

1. 第一次:浏览器首先发送SYN给服务器,请求和服务器建立连接。

2. 第二次:服务器接收到SYN码后,发送SYN+ACK码给浏览器,告诉浏览器已建立连接。

3. 第三次:浏览器接收ACK码,验证是否正确,若正确是建立数据连接,可以进行数据传输。

断开连接(四次挥手)

 

1. 第一次:浏览器发送FIN码给服务器,告诉服务器,数据传输完成。

2. 第二次:服务器接收到FIN码,然后发送ACK码给浏览器,告诉浏览器,你可以断开连接。

3. 第三次:服务器继续发送FIN+ACK码,告诉浏览器我的数据发送完毕。

4. 第四次:浏览器接收到FIN+ACK码之后,同样会发送ACK码给服务器,告诉服务器,我已接收到,你可以断开连接

TCP确保可靠性的机制:-------确认,重传,排序,流控(滑动窗口值--->数据包)

常见的协议号:

UDP:17

TCP:6

ICMP:1

TCP(传输层)的分段和IP(网络层)的分片:

分段发生在传输层(常发生在UDP传输层协议上),分片发生在网络层

MTU(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,MTU),最大传输单元

原理:如果IP层有一个数据要传,且数据的长度比链路层的 MTU还大,那么IP层就要进行分片(fragmentation),把数据报分成若干片,这样每一个分片都小于MTU

最大传输字节(UDP组成的数据报文)----1500

MMS 最大数据分段-----1460(需要减去IP数据包包头的大小20Bytes和TCP数据段的包头20Bytes)

 

 

 


点击全文阅读


本文链接:http://m.zhangshiyu.com/post/28462.html

数据  连接  地址  
<< 上一篇 下一篇 >>

  • 评论(0)
  • 赞助本站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关于我们 | 我要投稿 | 免责申明

Copyright © 2020-2022 ZhangShiYu.com Rights Reserved.豫ICP备20220134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