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» 《随便一记》 » 正文

大秦:夭寿!我的狱友竟是扶苏(林然嬴政)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大秦:夭寿!我的狱友竟是扶苏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(林然嬴政)

15 人参与  2023年05月18日 15:13  分类 : 《随便一记》  评论

点击全文阅读


第15章


“上策,轻徭薄赋,缩减官员俸禄……”

“中策,鼓励底层百姓从商……”

“下策,改革二十等军功爵,开源节流,对外征战……”

李斯负手而立,声音抑扬顿挫极富节奏感,有条不紊说出对策。

经过一天一夜的整理,李斯的上中下三策更加详细,还贴心地列出可能遇到的阻力。

等李斯全部说完,已经是一个时辰后。

“以上三策,可解决商君之法的弊端,是真正的强国之法。”

“诸位若有疑问,李斯可作出解答。”

李斯说完结词,目光扫过一众大臣。

有人立马想起身提问,被身边的同伴拉住,同伴轻轻摇头。

咸阳宫内陷入诡异的死寂。

看到这种场面,嬴政微微眯起的双眸平静似水,淡淡道:

“满朝诸卿,为何一言不发?”

话说完,还是没人说话。

“李信,”嬴政轻敲长案,“你来说说。”

一个年轻将领愣了一下,没想到自己会被喊到。

年轻将领便是李信。

如今年纪刚过三十岁,属于秦国将领中的少壮派。

李信有点蒙,要是谈打仗,他能聊几天几夜不带重样。

谈治国,专业不对口啊!

“臣乃武将,不善言辞。”李信抱拳推脱。

嬴政却露出笑容:“无妨,你随便说。”

李信无可奈何,只能搜肠刮肚思考该说什么。

半晌。

李信总算憋出一句话:“臣觉得下策不好。”

嬴政赞许地点头:“不错,继续。”

得到嬴政鼓励,李信多了一点信心,继续往下说:

“打仗哪有那么简单,就拿匈奴人来说,咱们死了多少兄弟,才把他们拦在长城外。”

“怎么到了丞相这里,打仗和喝水一样,要是打败了,不仅没钱赏赐士兵,还要往里面赔钱。”

“臣就想到这些,胡言乱语,希望陛下不要怪我。”

“说得好,”嬴政微微一笑,对史官吩咐,“把李信的话记下来。”

史官手持一页竹简,笔走龙蛇。

“始皇帝三十五年,丞相李斯奏请上中下三策,信曰:战争不易。”

写完后,史官放好竹简,又取出一页空白竹简,兴致勃勃等待下一位发言人。

一般人上朝,都会随身携带刀和笔。

史官只带笔,不带刀。

李斯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。

这些史官都不要命,记下来的东西绝不会更改。

要是说错话,估计会遗臭万年。

相反,说得好会青史留名。

就在李斯感到不安时,其他大臣瞬间来劲了。

“陛下,臣有话要说。”

一名大臣激动地老脸通红,迫不及待站出来大喊:

“臣反对中策,商业是贱业,商人重利轻义,鼓励百姓经商,谁去种地,没人种地哪有粮食。”

史官侧耳倾听,快速在竹简上落笔。

见此,说话的大臣眉开眼笑。

紧接着,不断有人跳出来,指出李斯三策的不足。

“放开老夫!”

“老夫愿以死明志,恳求陛下三思。”

突然,殿内有人大喊,一个上了年纪的大臣往柱子上撞去。

“罗老师,别这样。”

众人眼疾手快,抱着他阻止他撞柱子。

“别拦我。”

罗姓老臣一边喊一边哭。

呕吼!有人死谏!

史官脸上露出兴奋之色,记录下这一幕。

李斯心中毫无波澜,甚至有点想笑。

一大把年纪了,年轻时没有作为,只能靠这种方式出名。

可惜,这都是自己玩剩下的。

是时候下场了。

李斯一甩长袖,整理一下衣冠,缓缓起身准备发言。

有人比他先一步。

“够了!”

嬴政拍案而起,怒喝:“大殿之上哭哭啼啼成何体统。”

“叉出去。”

殿外走进来两个士兵,叉着想撞柱子的老臣离开。

李斯被打断施法,憋得浑身难受。

等老臣离开,又准备开口。

嬴政又比他快一步,语重心长道:“看来诸卿对李斯的三策很不满,此事搁后再议。”

“朕总结了以下几点问题。”

“其一,二十等军功爵是大秦立国根本,不能更改。”

“其二,商人重利轻义,不能鼓励,应该加以限制。”

“其三,底层官员寒门出身,削减俸禄会助长贪腐之风……”

嬴政慢条斯理总结,没有漏掉一条大臣的意见。

仅凭这一点,大臣们便心服口服。

处变不惊,头脑清晰,再混乱的情况都能剥丝抽茧,这便是始皇帝!

嬴政面带和煦微笑:“朕说得可对?”

“陛下明察秋毫,臣等佩服。”大臣们异口同声。

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。

我是谁?

我在哪?

我要干什么?

李斯像被雷劈中,四肢僵硬,脑袋里一团浆糊。

这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啊!

陛下昨天还夸他,今天他一句话都没说,策略就被否决了。

到底是哪个环节出错了?

“李斯。”

李斯浑浑噩噩的时候,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喊自己。

“丞相,陛下在叫你。”

一旁的蒙毅轻拉李斯袖子。

李斯如梦初醒,慌忙作揖:“臣在。”

看到李斯的样子,嬴政眼底闪过不易察觉的寒芒。

寒芒一闪而逝,嬴政语气平和,笑着安慰李斯:

“你献上三策,为国分忧,赏赐良田三百顷,仆人一百。”

“大秦正值危难之际,希望诸卿向丞相学习,诸卿谁还有策略,尽管提出来,朕不吝赏赐。”

李斯得到奖赏,受伤的心有了一丝安慰。

陛下还是看中自己的!

李斯这样安慰自己。

然而,李斯很快被打脸,脸都被打肿了。

当嬴政向大臣问策时,大臣们一个个缩起头当乌龟。

嬴政笑容逐渐消失,冷声道:

“怎么了?都哑巴了?”

“满朝诸卿,挑别人毛病时,恨不得把对方踩死。”

“让你们想个治国之策,一个个都装起哑巴,好,你们无能,不是所有人都无能。”

“给朕竖起耳朵听清楚,什么叫治国安邦之策!”

“什么叫治世之臣!”

说话间,嬴政掏出竹简,往赵高怀里一丢:“大声念。”

李斯瞳孔顿时缩成针状。

如果说刚才是如梦初醒,那现在就是彻底醒了。

所有线索都串起来了。

从嬴政向他问策,到刚才的革除廷尉一职,再到策略被否决,原来都是在为这一刻做铺垫。

他——李斯,大秦丞相,成了别人的垫脚石。

“林~然!”

愤怒吗?

李斯当然愤怒,恨不得立刻报仇。

但嬴政早就有所防备,没了廷尉官职,他根本接触不到林然。

愤怒、惶恐等情绪,一时涌上心头。

李斯身体止不住颤抖。

蒙毅发现异常:“丞相,你在发抖,生病了吗?”

“没。”

李斯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。



第16章


赵高展开竹简,用尖细的嗓音念出内容。

“新增税收算缗,以缗钱为货币单位,一缗为一贯,一贯一千钱,一算为一百二十钱。”

“课税对象为清算商人、手工业者、贵族田地和资产,缴纳相应缗钱。”

“资产超过应有的资格,处以重额罚金,情节严重者,抄家灭族。”

“告……”

“够了。”

嬴政出声打断赵高:“众卿认为这个计策如何?”

一名官员小声反驳:“此举恐怕不妥,财产属于私有物品。”

“不对吧。”

嬴政表情有些疑惑,“刚刚是谁说二十等军功爵不能动。”

“爵位应该拥有多少资产,二十等军功爵规定得很清楚,算缗令是依法办事。”

“你反对算缗令,莫非是心虚?”

“臣没有。”大臣头摇得飞快。

但嬴政不给他解释机会,直接对李斯道:“李斯,算缗令颁布后,第一个清算他的资产。”

李斯脸色很难看,心知自己又成挡箭牌了。

其他大臣也反应过来。

原来嬴政总结那些意见,是给他们挖的坑。

再有人反对,嬴政就该拿商人和俸禄说事了。

没办法,自己挖的坑,哭着也要跳。

自朝会开始,一直装聋作哑的尉缭突然站出来:

“此计甚好。”

“臣早就发现,一些贵族正享受着不该有的待遇。”

“颁发算缗令,不比破坏二十等军功爵,就能惩治不法之徒,还能充实国库,收拢民心。”

“如此一石三鸟之策,老夫闻所未闻,此策当为国策,献上此策之人确实是治国之能臣。”

“臣惭愧,想知道这位能臣是谁?”

要么不说话,一说话就说一堆。

嬴政对尉缭的举动十二分满意,顺势推出林然:

“告诉你也无妨,此人名为林然,身份不过是方士,却能想出此等国策,尔等还有何话说?”

这句话不可谓不重,就差指着大臣们鼻子骂他们没用。

一些大臣脸色铁青,敢怒不敢言。

蒙毅是坚定的嬴政拥趸,见风向不对,立马发声响应:

“诚如国尉所言,算缗令当立为国策,蒙家世代深受大秦恩典,蒙毅不才,愿第二个算缗。”

“林然是国之大贤,恳请陛下放下身份偏见,招林然入朝为官。”

大臣们听到蒙毅的话,一个个像是被雷劈中,劈得外焦里嫩。

自从王翦隐居后,王家走向下坡路,蒙家成了大秦第一家族,名下资产不计其数。

蒙毅带头求算缗,其他大臣有的选吗?

于是,大臣们高呼“陛下圣明”,求嬴政快来查自己。

同时,他们也记住一个名字——林然!

看到大臣们“自愿”被查,嬴政笑得很开心,吩咐道:

“李斯,你来主持算缗令,不要再让朕失望。”

嬴政一笑,生死难料。

李斯一口老血憋在心里,差点没晕过去。

自家人知道自家事,李斯也是贵族的一员,知道贵族内部的龌龊。

真要查下去,没几个贵族是干净的。

查,会得罪一票人。

不查,会惹怒嬴政。

李斯没有选择,苦笑着回复:“臣一定不负陛下重托。”

似是想起什么,李斯咬着牙:

“陛下,林先生是大贤,臣附议上卿蒙毅,请林先生为国效力。”

清楚李斯性格的大臣们像见鬼一样,一脸不可思议。

李斯竟然为仇人说话。

殊不知,这才是李斯的算计。

昭狱被黑冰台接手,李斯没办法对付林然,只要林然走上朝堂,李斯有一百种方法弄死他。

“此事朕自有打算。”

“散了吧。”

嬴政深深看了眼李斯,直接宣布散会,起身走出大殿。

李斯还保持躬身作揖姿势,久久没有动作,宛若一尊雕像。

“丞相,救命啊。”

一些偷税漏税严重的官员,深知大难临头,求到李斯面前。

“现在知道慌了?”

“刚才反对我的时候,你们可不是这样的。”

李斯回过神,心中冷笑,直接拂袖而去。

……

不在沉默中爆发,就在沉默中变态。

也许是为了做出成绩,也许是为了报复大臣们。

李斯第二天就展开行动。

先是带着官吏,冲入被嬴政点名第一个查的大臣家中。

不查不要紧,一查吓一跳。

该大臣爵位只是大良造,却拥有田地上万亩,仆人上百,名下宅邸超过二十座。

这样的资产,远超大良造应有的。

得儿,也不用罚了。

李斯大笔一挥,抄家!

于是,第一位被抄家的贵族出现。

因为资产太多,抄家足足抄了两天。

把抄出来的东西送入宫中,李斯马不停蹄,开始查蒙毅。

蒙毅代表的是蒙家。

蒙家时代服侍秦君,一家子都是彻侯,资产额度非常高。

即便如此,蒙家还是超标了。

当手下把资产清单摆到李斯面前,李斯都吸了口气。

光咸阳附近的良田,蒙家就拥有上万顷,仆人过千,宅邸数以百计,连起来能绕皇宫一圈。

饶是李斯见多识广,此刻眼睛都红了。

“我爷爷蒙骜,我父亲蒙武,家兄蒙恬,打仗太厉害,历代秦君赏赐太多,蒙家也不想要啊。”

当李斯问罪时,蒙毅高昂着头,就差拿鼻孔看他了。

“会打仗了不起是吧!”

李斯撕碎资产清单,黑着脸离开。

接下来清算的官员遭了殃。

只要资产超过限额一点就会受到重罚。

许多官员底裤都罚没了,被抄家的人也有不少。

……

五天后。

一堆奏折摆在嬴政案头。

这些是李斯主持算缗令的初步成果。

“砰”的一声巨响。

嬴政看完奏折,气得一拳捶在案上。

“好啊,都是朕的好臣子。”

“朕的大良造,查抄家产十万贯半两钱,仆人一百三十人,田地一万三千余亩。”

“一个大庶长,查出百万贯半两钱,仆人三百余人,田地五万余亩。”

“还有少上造,又更等等,仅钱币就超过大秦三年税收。”

“都是朕的钱!”

“他们哪来的胆子,敢偷税漏税,贪墨朕的钱!”

殿内回荡着嬴政的怒吼声。

宦官宫女跪在宫门外,吓得抖如筛糠,大气都不敢喘。

“赵高,你说。”

嬴政瞪着眼睛看向赵高。

赵高额头青筋直跳,你问我,我问谁啊。



点击全文阅读


本文链接:http://m.zhangshiyu.com/post/61799.html

<< 上一篇 下一篇 >>

  • 评论(0)
  • 赞助本站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关于我们 | 我要投稿 | 免责申明

Copyright © 2020-2022 ZhangShiYu.com Rights Reserved.豫ICP备20220134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