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面已经天黑,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绒布,将天空遮得严严实实,不留一丝缝隙。
寒风吹过,院子外面的锦衣卫冻的瑟瑟发抖。
朱四爷和朱元璋两人吃完饭,围着火炉喝茶。
“对了,八郎,你在应天府有人吗?”朱四爷突然问。
“有事?”朱元璋好奇。
“我这不还是流民么?你若有关系,把我弄个户籍。”朱四爷道。
大明初建,还没有后来完善‘鱼鳞黄册’制度,但已经实行户帖制。
没有户籍,严格来说,朱四爷就是个流民。
朱元璋建国,知道户籍的重要性,曰:丧乱之后,中原草莽,人民稀少,所谓“田野辟、户口增”,此正中原今日之急务。
所以在这洪武元年,他就提出了户帖制度:
籍天下户口,置户帖、户籍,具书名、岁、居、地籍、上户部、帖给之民。有司岁计其登耗以闻。及郊祀,中书省以户籍陈坛下,蔗之天,祭毕西藏之。
这么做,是对百姓的一种保护,使得他们放心的在自己土地上耕作,不再轻易迁徙。
朱元璋还对社会阶层进行严格的划分,士农工商各个等级,泾渭分明。
他格外重视农业,进行减税甚至免税,重在恢复生产。
当然,这或许也跟他出身农户有关。
“关系倒是有,咱给你搞个农户吧。”朱元璋道,“士籍需要参加科考才行。”
“不,我需要商籍。”朱四爷抬手。
“什么?”朱元璋大怒,“农籍你不要,要成为最贱的商人?”
“你懂个屁,老子需要挣钱啊。”朱四爷瞪眼,“种地能挣钱?”
他之所以要成为商籍,因为这样才能从商。
目前他急需积累第一桶金,然后再用这些钱去扩大船队,最终出海。
小说《认我作父》敬请观看!